热爱敏捷的人通常对项目该词没有太多好感。这就像公牛对红布的反应一样。这一点从那些充满激情的敏捷实践者的坚定言辞中便可见一斑,比如“敏捷关注的是产品,而非项目”或“在敏捷中,项目没有立足之地”之类的言论。
然而,许多组织是以“项目”为工作单位。大家对于“项目”这个词的含义理解也有着极大的分歧,通常来说,是认为它是指为实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某段时间内的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运营却是长期存在的(排除企业倒闭等原因不考虑),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使得我们在应用“项目”来管理企业的事务时,引发了许多短期上满足项目目标,但长期上有损企业利益的问题。
热爱敏捷的人通常对项目该词没有太多好感。这就像公牛对红布的反应一样。这一点从那些充满激情的敏捷实践者的坚定言辞中便可见一斑,比如“敏捷关注的是产品,而非项目”或“在敏捷中,项目没有立足之地”之类的言论。
然而,许多组织是以“项目”为工作单位。大家对于“项目”这个词的含义理解也有着极大的分歧,通常来说,是认为它是指为实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某段时间内的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运营却是长期存在的(排除企业倒闭等原因不考虑),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使得我们在应用“项目”来管理企业的事务时,引发了许多短期上满足项目目标,但长期上有损企业利益的问题。
本期,我们将探讨长期以来都有争议的话题。“产品”还是“项目”,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概念名字的定义讨论,没有实际意义。但我们认为,用词本身是具有意义的,因为它总是在更广泛的上下文语境中被使用,我们真正需要讨论的是那些上下文前提的区别。这比单纯讨论敏捷到底是“产品”还是“项目”更具备现实意义。
在深入探讨这个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定义。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人们往往将项目定义为具备以下特征的长期的活动:
1)需要交付的范围
2)实现这一目标的预算
3)需要交付的日期都是固定的
4)项目只在结束时交付
5)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将项目定义为“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努力”。维基百科将其定义为“任何单独或协作进行的,可能涉及研究或设计,经过精心策划以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这两个定义都没有明确指出项目的范围、预算和截止日期,也没有明确指出项目仅在结束时交付或永久持续。因此从不同来源方来看,我们似乎在讨论不同的事物。
抛开正式的定义不谈,即便是最热衷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也会承认,对于项目所代表的复杂性,仅靠确定项目的预算、范围和交付日期来进行管理保障,未免过于乐观,甚至是天真的。事实证明,无论是PRINCE2还是PMI协会,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项目代表了复杂的工作,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因此,许多敏捷主义者对“项目”的定义似乎比通常意义上的更为极端,认为复杂工作根本不可预测,这使敏捷主义成为容易被”项目管理“攻击的假想对手。
因此,尽管项目与敏捷框架并不相互排斥,但它们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管理方式却往往不同。像PRINCE2和PMI这样的基于计划的方法更依赖于预先规划和治理来控制风险。而敏捷框架遵循的原则是,无论预先规划多少,都无法控制风险或以小而有价值的增量发布产品。敏捷将每个发布视为一个反馈循环来调整过程。敏捷框架更依赖于经验主义(从经验中学习),而像PRINCE2这样的基于计划的方法则更依赖于理性主义(通过推理学习)——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管理风险方法。
为了更好地讨论“产品”与“项目“的对比,我们还是从源头开始。再浏览一遍《Scrum Guide》,就能为我们在敏捷Scrum框架内理解项目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每个Sprint都可以被视为一个不超过一个月的项目。与项目一样,Sprint也是用来完成某项任务的。”
《Scrum Guide》也明确提到了产品而非项目。其中提到的是产品负责人和产品待办事项列表,而不是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待办事项列表。这样做有几个很好的理由:
我们并不是说项目不会给用户带来价值,也不是鼓励走捷径。我们只是指出,“产品”这个词能引发更具长期建设性的讨论,因为它必然与用户、持续变化和价值等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假设你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充分应用”项目“的组织。其中一种策略是坚决主张从组织词典中剔除”项目“这个词。但一个更有效的策略是从现有资源出发,以支持实证主义的方式使其发挥作用。以下是我们喜欢采取的做法:
“作为敏捷团队的一员,项目经理可以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你所进行的以上思考,将比反对使用“项目”一词更有成效。或者声称每个人都“需要采用产品思维,而不是项目思维”这种言论更有成效。如果你从现有情况出发,并以实证的方式开展工作,你会发现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开始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开始纠正人们谈论工作的方式。每当有人提到“项目”时,我们就会纠正为“产品”。我们会用一种迂腐的口吻解释说,“我们在这里建造的是产品,而不是做项目”。但这真值得我们纠结不已吗?在我们看来,还有更多关键的对话、思考、讨论需要展开,比如:
这些话题都很重要,并可能间接推动向更以产品为导向的方法转变。与其在强迫让他们出现在我们强调的地方(显然当前找不到有他们的身影),不如在他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创造条件与他们相见。
咬文嚼字很少能有效地促使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并对事物运作方式产生正确理解的。相反,过分纠结于人们已经习惯的表达方式,更有可能引发抵触情绪。这样做只会让对话陷入僵局,而非开启新的对话。
归根结底,持续进行透明、检视、调整的目的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