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蓓蓓 网易杭研项目管理专家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颠覆性变革丛生的乌卡时代,我们周遭的世界正变得越发难以理解。乌卡(VUCA)时代的特点是,Volatitily:事情变化非常快,Uncertainty:我们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Complexity:每件事会影响到另外一些事,Ambiguity:影响的方式和关系还不明确。
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了乌卡化的进程,然而,伴随资讯和知识的泛滥,人们深度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被大量的日常工作推得团团转,疲于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这导致我们处理问题的带宽越来越窄,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过往的经验模式做决策,形成一种被强迫的条件反射式浅反应模式。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就会越来越看不清未来,也越来越看不清自己,很有可能迷失方向。
在乌卡时代,当旧有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决策方式不再奏效,甚至会陷入“越解越乱,越扑腾死得越快”的尴尬境地时,我们该如何去调动深层智慧,不被问题表象所惑,跳出现有认知模式的束缚,去看到全新的解题思路呢?
一场认知的操作系统升级今年5月份,我有幸参加了U型创变的基础课程PFP,近距离领略到U型理论魅力的同时,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简单来说,U型理论是支持我们认知升级的一套方法论框架,可以说是一场认知的操作系统升级。近两年,据统计全球有185个国家,100000人参与了u.lab慕课的学习。在u.lab的调研当中,60%的人认为U.lab的学习让他们眼界大开,33%的人则认为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在社会层面取得这样的效果,和全球各地自发的u.lab线上线下社群密不可分,而“教练圆圈(coach circle)”无疑正是U社群中不断涌现的群体认识升级的秘密所在。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个U型的核心流程"教练圆圈"说起,来个管中窥豹,看看这个在"政商社学"各界领导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U型理论,在乌卡时代会带给我们什么样新的启示?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大家都知道认知升级的重要,然而谈到如何去做到认知升级,却发现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路径,或顿悟或渐悟,大多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很难通过自省来看清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盲点,要想认知升级,清晰的自我认知就是第一个难点。
而教练圆圈,正是帮助我们提升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更难得可贵的是,这种途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心法,而是可落地可遵循的流程方法。在PFP课堂上奥托说,这个流程已经在实践中做了上千个真实案例,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千锤百炼。
简单来说,教练圆圈就是一个小组对话的流程(Process),帮助我们调动集体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认知层次来共同寻找解题思路。教练圆圈的目的并不仅在于解决一个特殊的问题,而在于以此问题做一面镜子,让每个人都有反思和觉醒。实践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明明在讨论别人的问题,可是在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得到了自己的收获。
关于教练圆圈中的案例诊断流程,你可以在下面这段6分半的视频中,得到奥托详细的指导和演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4-5人的小组,开始第一次尝试(各个城市的u.lab社群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重新组建一个教练圆圈)。
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开始:
(2分钟)选择角色:确定案例提供者和计时员
(15分钟)案例提供者陈述意图:包括你正面对的关键挑战和问题是什么?其他人怎么看待目标的状况?什么是你想要努力创造的未来?你需要哪方面的建议或帮助?
(3分钟)静默:将你所听到的与自己联结,试着感受一下,有哪些图像、隐喻、感觉、姿势涌现上来?
(10分钟)镜像反馈:互相分享有哪些图像、感受、姿势浮现上来。案例提供者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陈述。
(20分钟)生成式对话:所有人反思案例提供者的反馈,然后共同探索这些反思如何可以支持其对目前的情况和经历产生新的视角。
(8分钟)结束语:每个人轮流发言,然后案例提供者发言,对于目前的情况和下一步方向有哪些新的看法?互相表达感谢。
(2分钟)写日志:每个人写日志,记录自己学到了哪些?
教练圆圈中的这七步,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U的过程。
不同于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直线历程,在U的指引下,我们会经历一个下潜的过程,其中的第三步(静默)和第四步(镜像反馈)是取得认知升级的关键。
在我们还没有确定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之前,凭过往经验给出的建议很可能就是在误导当事人;而且由于彼此不在同一个频道,很容易变成鸡同鸭讲,吵成一团,谁也听不清谁要说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当我们在听别人的问题时,脑袋中一刻不停地盘旋着各种声音,”这个问题我早就遇到过”,”我跟你说,我要是你我就这样”,”这就不是个事儿,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这样肯定不行,会出大事的”……在结束案例陈述之后的3分钟静默,就是让那些旧有认知下产生的评判之声、自我表现和给建议的冲动逐渐淡化下来,让我们真正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带给我们的内在体验。事实证明,这一步非常关键!在PFP课程我们小组的案例访谈中,3分钟静默之后,小组的“教练们”产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图像和隐喻:
有人描述就好比鱼刺卡在牙缝中,开始时只有隐隐的不舒服,尝试了很多种方式都没能弄出去,到后来整个人都不好了;有人感觉到自己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胸中沉甸甸的,很想要逃开;有人看到了一个囚犯被锁链吊起双臂的画面,很想挣脱却又无力动弹分毫。
这些每个人与自己内心深度链接的画面、下意识的感受和身体姿势,就像多棱镜一般从各个角度,把案例提供者自己也未必完全意识到的内在状态投射了出来。 道德经有云:“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我们去掉自身对世界认知的各种主观评判,达到空和虚的状态,才能够接受足够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变化的真正规律;也只有这一步“静”字功夫真正做到位,我们才能与人为“镜”,观照出问题本来的实相。
静定生慧,经历了这个U的下潜过程之后,真正的生成式对话就自然流动起来了。图像、感受、身体姿势的彼此看见,让我们链接到了这个问题的本源,它不再是一个人的问题,它彻底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现场不再有旁观者,我们成为了案例提供者的另一个分身,有着同样的感受,有着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共同的经历。我不再是小我的观点,当每一个“我”从小我的认知局限中挣脱出来,我们就共同看见了一个更大的视角,也共同开启了一个更大的洞见。你正在面对的艰难情境和身处其中的无力感,试问我们中的谁,没有经历过?你认定为原因的那个人或事,是带给你无力感的真正原因吗?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你在努力挣脱的到底是什么?是逃离?还是坚守?你可以逃到哪里?每一个问题,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叩问所有人的内心……我们已然被牢牢地绑在一起,以一种我们尚不清楚的方式。从更高的维度去看,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一个地球,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以一种我们并不清楚的“乌卡”的方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即便我们逃离了这个系统,也逃不出那个系统。再没有人和我们毫无关系,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这就是PFP课程上第一次教练圆圈的案例诊断中,五个刚刚认识的陌生人,借由一个问题,所共同“看”到的宝贵洞见。一个小时下来,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教练圆圈的本质就是一种深度同频和互动的群体对话,这样的对话在这个时代尤显珍贵。
相对于从问题直奔解决方案,教练圆圈的对话经历了一个从有形有相,到无形无相,再到有形有相的U型过程。这个U的转向和下潜非常重要,它把原来表象的问题,经过探究之后,转向事物的核心与本质,也就是“真问题”。所谓"真问题",不再是那个问题及表象本身,而是我们与问题的关系,这是一个从问题中"见自己"的过程。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宫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完成第一步,而真正看见自己,是领导力和创造力的真正觉醒。
教练圆圈就是这样一面多棱镜,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教练圆圈,来看到自己。U型理论的精髓所在,激发个人突破及组织变革关键,就是“让系统看见自己"。
问题永远都会存在,一旦我们对待问题的视角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能从问题之中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我想这也正是颠覆式变革下认知升级的必经之路。
站在奥托身边的这一刻,回想这一年U的历程,也正是我自己不断自我革新,认知升级的道路。从接触u.lab慕课以来,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视频,让我对MIT的自然流现研究所产生了向往;接着掉进《U型理论》这本厚厚的大部头,社会创新实验室,这个有趣的想法吸引着我,让我不由自主的穿梭在U的世界中采撷不辍。
但愿这篇文章,能够成为你认知升级之路上的一块垫脚石。如果你对教练圆圈感兴趣,想找到合适的小组开始练习,或想加入U的社群,你可以搜索并关注"天下U"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教练圆圈+姓名+所在的城市"到公众号后台,就会得到相应的帮助。
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ExMDc1Mw==&mid=2649635260&idx=1&sn=87cc6a9afc7a8a556af1ca520b5fa890&